李春霞, 李敏, 高兆银, 弓德强, 洪小雨, 姜瑛, 常圣鑫, 胡美姣. 2020: 刺盘孢菌真菌病毒研究进展. 南方农业学报, 51(1): 123-132. DOI: 10.3969/j.issn.2095-1191.2020.01.016
引用本文: 李春霞, 李敏, 高兆银, 弓德强, 洪小雨, 姜瑛, 常圣鑫, 胡美姣. 2020: 刺盘孢菌真菌病毒研究进展. 南方农业学报, 51(1): 123-132. DOI: 10.3969/j.issn.2095-1191.2020.01.016
LI Chun-xia, LI Min, GAO Zhao-yin, GONG De-qiang, HONG Xiao-yu, JIANG Ying, CHANG Sheng-xin, HU Mei-jiao. 2020: Mycoviruses of Colletotrichum spp.:A review. 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 51(1): 123-132. DOI: 10.3969/j.issn.2095-1191.2020.01.016
Citation: LI Chun-xia, LI Min, GAO Zhao-yin, GONG De-qiang, HONG Xiao-yu, JIANG Ying, CHANG Sheng-xin, HU Mei-jiao. 2020: Mycoviruses of Colletotrichum spp.:A review. 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 51(1): 123-132. DOI: 10.3969/j.issn.2095-1191.2020.01.016

刺盘孢菌真菌病毒研究进展

Mycoviruses of Colletotrichum spp.:A review

  • 摘要: 真菌病毒是指寄生于各种真菌中的病毒,其中部分弱毒相关病毒可使寄主真菌致病力发生衰退,甚至导致病原群体致病力下降,是一种具有生防潜能的微生物资源.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pp.)可引起植物严重的炭疽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归纳总结了刺盘孢菌中真菌病毒的种类和特征:仅有9种刺盘孢菌中存在真菌病毒,且病毒基因组类型均为dsRNA;绝大部分病毒为直径25~50 nm的球状病毒颗粒,另有目前唯一一例线状真菌病毒;序列已知的6例刺盘孢菌病毒中有2例为双分病毒、2例为产黄青霉病毒、2例还未确定归类.通过分析病毒对寄主真菌的影响发现不同病毒对刺盘孢菌表型、生长、产孢和致病力等方面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但仅有2例为能使寄主致病力衰退的弱毒相关病毒.弱毒相关病毒的发现为植物炭疽病的生防研究提供了新契机,但由于存在真菌病毒数量不足、真菌病毒分离鉴定进展缓慢、真菌病毒传播效率低及病毒与刺盘孢菌间的互作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刺盘孢菌应用于田间炭疽病的防治还有一定距离.针对上述问题,未来研究方向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采用宏转录组等技术鉴定和发掘更多的真菌病毒;通过遗传转化手段或挖掘可利用的化学物质或传播介体提高病毒的传播效率;建立刺盘孢菌遗传转化体系及病毒反向遗传转化系统、结合多组学手段深入研究病毒与寄主真菌互作,为刺盘孢菌的致病机理研究及真菌病毒的生防利用提供参考.

     

/

返回文章
返回